
黄滩印记
铁厂镇的历史文化,悠久而又影响深远的,一定是黄滩。黄滩渡口是印记的开始,明朝初年,宣慰土司奢香夫人求得明朝廷协助,夺回世袭位,虽不向朝廷纳贡,愿凿通南部至播州的茶道、盐道。朝廷应允后,奢香夫人便组织人员,探找贵州南部通往播州的捷径。在湘江下游,唯此一处,河宽水浅,滩前有一深潭,月牙形,清澈见底,此段两岸无峭壁石崖,缓坡中一小道可直到河边,宜开凿马路、撑船渡河。渡口确定后,土司出资,两岸民众出力,凿路造船,河滩水中石头呈黄色,故名黄滩。两年后,渡口开通,是余庆、湄潭进入播州的重要通道,也是黔南进入播州的唯一通道。北上茶叶,南下川盐,商道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两岸物资交流、人际交往也越来越广。明洪武年间,播州设茶仓,为全国四大茶仓之一,大部分茶叶由此渡口运进。
黄滩渡口开通后,黄滩西面半坡设立了关口,命名黄滩关,一是防土匪;二是收过路费,用来维修道路和当地民团的开支。黄滩关曾称“千仞之关”,是播州杨氏宣慰在团溪方向防御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雄关险隘之地。
黄滩渡口西面,地势平缓,有人居住,东面来的客商度过黄滩,加之山路难行,就此食宿。日久天長,这里就形成了几十户人家居住场地,定期赶场。每逢甲、庚为场期,到赶场时,从瓮安、湄潭来的杂货,从播州来的食盐、布匹在这里交易。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繁茶,人流量也逐渐增多,入住黄滩的居民也逐渐增多,逐渐兴起了饭庄、修起马厩、开起栈房、铺起茶馆、酒馆。南来北往的马帮、商贩、挑夫等多在此歇脚过夜。
随着渡口的开通,这里成为黔南至播州的重要商道、盐道、官道,翻过黄滩关,有一条小河,上至石子沟,下至猫河沟,流入湘江。小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名曰黄滩桥,桥下不远处,近代修建了一个小二型水库,称黄滩桥水库。
咸丰年间,先后开凿鲤鱼塘、羊岩河渡口,此渡口停渡。街道上的人们各奔东西,人烟四散,场地荒废。曾经立在场口的功德碑,因年代久远而倒塌,这个地方,村民称倒碑口。
黄滩下游两公里处开设的鲤鱼塘渡口,相传,很久以前,湘江河岸有一户人家,老人因病去世,在挖墓井时,挖出一个水凼凼,一对鲤鱼从水凼中腾空飞起,落入湘江河中,鲤鱼落水的地方成一个深塘,人们就称为鲤鱼塘。前方逐渐凸起一片沙渚,便于摆渡,设立渡口后,偶见两条大鲤鱼嘴对嘴横在塘中,每每出现此种情况,就会有翻船事故发生。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四月十二日,平越路总兵官李应祥,直抵黄滩关下,正准备攻打这处险关要隘。因播州动乱十余年,士司、土目、官府之间反反复复的较量,官兵征剿无度,致使当地汉土军民生灵涂炭,退无措,无以适从。李应祥考虑到入关硬仗不好打,于是兵分两路,以求出奇兵而致胜。十二日清晨,天色未亮,冲锋官兵赶在天亮之前从东渡过了黄滩渡口,准备展开正面攻击前关黄滩关,另一部分官兵悄悄地由上游一处叫坟林的地方过了河,准备袭击黄滩关的后方。听得火炮响,恶战开始,几个小时的鏖战后,眼见得官兵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守关的苗兵最后弃关而逃。
官兵乘胜一直追杀到了张王坝才鸣金收兵。擒获了当地最有名的“首恶”王大安和杨应龙委派的“首贼”督兵王爱,取苗兵首级八百五十六颗。李应祥将俘获的苗兵头目一律押解到贵阳省城作斩监候处理。黄滩关既已攻占,平越路距离播州关内中心城区不过百里之遥。
清咸丰初年,官办民团,羊岩民团团首庹诚经营黄滩关渡口,得县府资助,咸丰四年(1854),始开凿鲤鱼塘渡口,拓羊岩河渡口,因挪用县银,投奔瓮安黄号军,带领团练兵丁在黄滩关渡口暗杀官兵60余人为投名状,以表投义军的真心,后受黄号军指挥,在张王坝鸳鸯桥杀人沟围杀官兵前锋及团溪民团团首钱万宽等近百人。咸丰九年(1859)十月,为防止瓮安黄号军过湘江与遵义白号军会合,遵义知县江炳琳率官兵及南乡民团驻团溪两路口,立足未稳,庹诚与黄号军元帅刘八十便用计把江炳琳及多个民团首袭杀,江炳琳部属及民团团丁溃散。得胜回来,羊岩民团与黄号军合为一体,盘踞羊岩河一带,庹诚自封为“寨主”。咸丰十年(1860),黄号军主要首领何得胜被绥阳县令所杀,各地黄号军退回瓮安玉华山大本营,庹诚放弃羊岩,携家率部与黄号军去瓮安,便无音讯。一说随黄号军转战开阳息烽,战死;一说去瓮安后,改名换姓,重操渡业,掌江界河渡口。因庹诚为朝廷重犯,家族怕受株连,无人敢问其下落。
二十纪三十年代,袁光明利用和尚场底水寺的庙宇空地办起了一间小学,命名黄难小学,一九四二年黄滩小学改为“民国公立初等小学--河西小学”,直沿用至今。
河西村地域最大的黄滩村民组,又分为上、下黄滩,下黄滩就是当年黄滩街所在的地方,除少量居住的房屋外,街道已改造成耕地;上黄滩就是关口周围居住的村民。二十世纪70年代初,黄滩人民苦战两年,修筑一条十里长的引水沟--黄滩大沟,将小河龙洞水引来,开山造田100多亩。
遵义至余庆高速从黄滩经过,2016年开始建设,2021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公路全长94千米,镇辖区段长度7.5千米,在黄滩桥处为铁厂互通。黄滩渡口上的遵余湘江大桥,在同类型桥梁中排名为“世界第七,亚洲第四,贵州第二”。
2020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选定黄滩桥水库小流域治理,项目总投资700万元,修建蓄水池15个,沉砂池15个,排水沟3180米,机耕道3120米,便道3300米;划治理面积3200亩,其中核心区720亩。村民联合成立黄滩桥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晚熟青脆李。
三审三校:张道远
二审二校:罗曾一
一审一校:胡亦敏
拟稿:王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