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东南部的尚嵇镇,乌江河畔缓缓流淌的不仅是岁月的痕迹,更孕育了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尚嵇手工月饼制作技艺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座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的古镇,赋予了月饼独特的风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尚嵇手工月饼的历史颇为悠久。追溯往昔,黄家月饼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第一代传人黄大发幼年随家人南迁,定居播州尚嵇镇。成年后的黄大发在面饼铺帮工期间,积累了大量经验,随后自立门户开设锦果铺。他请来制作糕点的张姓师傅,潜心学习糕点、月饼制作,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了黄家月饼的独特制作风格。历经四代传承,这一技艺愈发精湛,成为尚嵇手工月饼制作技艺的重要分支。
尚嵇手工月饼之所以风味独特,离不开对原材料的严格挑选。制作月饼所需的芝麻、花生、陈皮、玫瑰、鸡蛋、植物油、桃仁、香料、酥麻等,均取自本地。本地芝麻颗粒饱满,炒制后香气浓郁;花生质地香脆,为馅料增添丰富口感;陈皮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能有效中和甜腻;玫瑰花香沁人,为月饼赋予别样浪漫气息。每一种原料都经过精心筛选、晾晒,只为确保品质上乘,为月饼的美味奠定基础。
其制作过程全采用纯手工,工序繁杂且精细,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首先是制作馅料,将筛选、晾晒后的原料进行炒制,花生、芝麻在热锅中不断翻炒,香味逐渐弥漫开来。待炒制完成,将它们与其他原料混合,加入适量调料进行和馅。这一环节是决定月饼味道的核心,各种原料的比例搭配、搅拌的力度与时间,都需经验丰富的师傅精准把控,才能让馅料甜而不腻、口感丰富。
制作月饼皮同样讲究。以优质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鸡蛋、植物油等,经过反复揉制,使面团达到理想的韧性与延展性。揉好的面团需静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松弛,以便后续操作。之后,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擀成边缘薄、中间厚的圆形面皮,这一过程考验着制作者的手法,只有厚度均匀的面皮,才能保证月饼烤制时受热一致。
包馅环节更是展现手工技艺的关键步骤。取适量馅料放在面皮中央,用双手的虎口部位缓缓将面皮向上推,直至完全包裹住馅料,随后轻轻搓圆。这一动作需一气呵成,力度均匀,既要确保馅料被紧密包裹,又不能使面皮破裂,每个月饼的重量与外形都力求一致。
成型后的月饼被整齐地摆放在烤盘上,送入传统土灶中烤制。土灶烤制是尚嵇手工月饼的一大特色,能让月饼受热均匀,更好地保留原色、原香、原味。烤制过程中,师傅需时刻留意火候与时间,根据月饼的色泽变化适时调整。月饼在土灶中逐渐变得色泽金黄,浓郁的香气飘散出来,弥漫在整个制作空间。
尚嵇手工月饼的成品口味多样,有千层香酥饼、火腿、水果、五仁、硬壳等多种口味。千层香酥饼层次分明,咬一口,酥脆的外皮与香甜的内馅在口中交融;火腿口味的月饼,咸香的火腿肉与甜润的馅料搭配得恰到好处;水果口味的月饼,融入新鲜水果制成的果酱,果香清新;五仁月饼则以丰富的坚果馅料,带来醇厚的口感;硬壳月饼外皮酥脆,内馅软糯,别有一番风味。每一种口味都深受当地人喜爱,成为节日馈赠亲友、日常休闲享用的佳品。
历经岁月洗礼,尚嵇手工月饼制作技艺承载着古镇人民的情感与记忆。它不仅是一种美食制作技艺,更是尚嵇镇地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工业化食品的冲击下,尚嵇的手工月饼制作者们依然坚守传统,凭借着对手工技艺的执着与热爱,让这一古老的制作技艺得以传承与延续,不断为人们带来独特而难忘的味觉体验 。

咨询电话:0851-27228167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9:00—21:00
办公地址:播州区桂花桥街道西大街北段759号